【www.jyzhk.com--高考志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2023铁律有哪些(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高考志愿填报2023铁律有哪些

凭成绩报志愿,决定考生能否如愿顺利进入所填院校的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考生志愿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二是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后一个可相对准确地推算出来。

前面介绍了考生在本校排名位置的简易推算方法,再考虑到一个重点中学的中下等学生可能会和一般中学的上等生处于同等地位,那么大体可推算出自己在省市招生群体中的位置。实行标准分的省市,考生从成绩单中便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全省、市中的准确排位,无须去推算了。但是前一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同水平的考生、同志向的考生,志愿集中在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就会将这些学校的分数抬得很高,即使知道了分数但很难确定所报志愿是否集中,可能造成局部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这些特点,公布成绩后报志愿应注意:

1、处理好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关系。搜集信息包括招生形势、招生政策、当年的招生规定,心仪的高校及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等,越全面越好,然后运用这些资料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

2、一般来说,二本边缘分数考生可考虑报外地院校;一本的边缘分数考生报本地重点院校的机会大些。无论高考成绩如何,每个考生都一定要对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大体排名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太近或颠倒顺序。

3、“量体裁衣”。公布高考成绩后报志愿,考生完全凭高考成绩说话,在选志愿时是名校优先还是“热门”专业优先?大体上可参照这样一些原则。

(1)高分考生,奔名校。指6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报考任何院校,但要考虑北大、清华某些专业的录取分在630以上。这些考生可考虑选报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2)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这是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属比较优秀,成绩在560分~600分之间。若填报北大、清华感觉把握不大,分数在这两所学校所选专业往年录取的平均分(不是最低分)之下,为稳妥起见,可考虑其他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为第一志愿首选。

(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考分在重点线以上,560分以下。志愿范围是多数重点本科院校,选择余地大。在开设相同专业的高校中可选综合实力强、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

(4)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考分在本科线和重点线之间,普通高校实力、声望差别不大,而专业差别对就业和其后的发展关系较大,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以选好专业优先,但要注意不要人云亦云,应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专业。

(5)成绩较低的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成绩较低,虽上了录取线,但未到本科线或在本科线附近,这时选报志愿首先考虑有结合实践紧密且需求量大的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偏“冷”的`专业避开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录取。

4、考试成绩达到或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的专业。着重注意的是报志愿学校时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一般说就低不就高比较保险,同时要切记在填报每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时,一定要拉开学校的的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

5、考虑扩招的学校和专业,注意扩招部分是否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避免高分低报,失去了更好的深造机会。

【篇二】高考志愿填报2023铁律有哪些

首次登录要改初始密码

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务必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

上网填报有时间限制

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加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以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记住“保存”和“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避免草率填报、多次修改

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

【篇三】高考志愿填报2023铁律有哪些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本文来源:https://www.jyzhk.com/gaokao/282647/